垃圾突圍臺北啟示錄
系列報道之1
開篇語
在高速發(fā)展中遭遇“垃圾圍城”之痛,是廣州邁向新型城市化發(fā)展道路上急需破解的難題。
臺北通過“垃圾不落地”模式的實踐,成為世界上唯一實現“垃圾零掩埋”的大都市。廣州怎樣向臺北學習扔垃圾?垃圾費隨袋征收能實施嗎?垃圾不落地如何實現?垃圾焚燒規(guī)模是否過剩?垃圾議題怎樣實現公眾參與?……帶著這些問題,本報記者奔赴臺北,走進街巷、夜市、垃圾焚燒廠深入考察,采訪臺北市環(huán)保局局長和民間環(huán)保人士,求教垃圾突圍之道。從今日起,推出“學習臺北好榜樣”垃圾突圍系列報道,敬請關注。
去臺北前,已被臺灣朋友打了“預防針”:臺北垃圾不落地,出門要在背包里放著一個袋子,以備裝垃圾用。記者在臺北呆了一周,果然發(fā)現街道非常干凈,然而除了主干道和西門町、臺北101等少數幾個商業(yè)中心,街道和社區(qū)基本找不到垃圾桶;幾十個捷運(地鐵)站點也只有紙張回收筒。垃圾去哪里了呢?
周一晚上,記者在新生南路三段大學里社區(qū)親眼目睹了臺北夜晚獨特的風景線:晚上8時58分,安靜的街道響起 《致愛麗絲》的音樂,市民們擰著大大小小的專用垃圾袋走出來,跑向垃圾車扔垃圾。市民徐伯告訴記者,在家中事先將垃圾做好分類。塑料袋、舊報紙、廢棄電池、家電用品甚至光碟等等,全部分門別類交給資源回收車處理。
最后剩下實在無法回收的垃圾,才以專用垃圾袋包妥,丟入垃圾車內。5分鐘后,垃圾車準時駛向下一個收運點。
進行垃圾回收分類的還有義工。南昌路二段166號慈濟功德會義工黃姐,志愿將店門口設為垃圾回收點。在臺灣,像她這樣進行垃圾回收分類的慈濟會義工有6萬多名。
昔日亂扔垃圾不分類
今日定點扔已很習慣
記者約臺灣朋友謝國強會面,約定時間是晚上8時。見面后,他解釋說:“本來可以早點見面,但是我下班后先趕回家去扔垃圾,所以耽誤了點時間!庇浾咭苫蟮貑枺骸斑@樣定點定時扔垃圾,對上班族來說不是很麻煩?”他卻自豪地說:“習慣了就好了。”
看到眼前的一切,誰能想到臺北也曾“垃圾圍城”。
“10多年前,我也是個‘刁民’,扔垃圾都是找個垃圾堆就扔!敝x國強回憶說。盡管臺北早在1992年就實行垃圾分類,當時就是實行和廣州現在一樣的落地收運,全市有3765個垃圾集中點,結果城市還是又臟又亂又臭。1997年,市政府開始實行 “垃圾不落地”和 “三合一資源回收計劃”,規(guī)定市民必須把垃圾交給垃圾車收運,并在垃圾車后跟隨資源回收車,方便市民將“垃圾分類”、“資源回收”與“垃圾清運”一次完成。到2003年5月,垃圾量持續(xù)減少。“以前隨水征收,我一個月要繳140多元(新臺幣,下同)垃圾費,現在一個月最多只要40元買垃圾袋!敝x國強說,“垃圾分得越細,要花錢處理的不可回收垃圾越少!
臺北市政府環(huán)保局局長吳盛忠接受本報專訪時說,垃圾費隨帶征收需要購買專用垃圾袋,改變市民習慣,在這個政策開始實施時也遇到市民不配合,甚至有人使用偽造垃圾袋。為做好垃圾分類工作,臺北市制作了許多專題宣傳片、公益廣告、宣傳海報,動員環(huán)保義工、義警、環(huán)保組織勸導,進行廣泛、全面的宣傳發(fā)動。2000年7月1日,臺北垃圾處理費隨垃圾袋征收的新政實施,全市7萬多政府公務員走上街頭,派駐全市各個垃圾收集點,懷揣垃圾袋推介新政。